一、产品概述
ZXL直联式自吸泵系本公司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经消化、吸收、改进后研制而成的一种结构新颖的产品国内首创。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
二、产品特点
1、 结构紧凑。该系列泵为卧式结构、机泵一体、外型美观、占地面积少,与普通自吸泵比较,占地面积减少30%。如采用IP54户外电机则无需泵房,可置于户外使用。
2、 运行平稳、噪音低、组件同心度高。电机和泵直联,简化了中间结构,增加了运行的平稳性,叶轮具有极好的动静平衡,运行时无振动,低噪音、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改善了使用环境。
3、 轴封采用优质机械密封,动、静环由硬质合金与碳化钨制成,耐磨损、无泄漏、使用寿命长。
4、采用先进水力模型、具有效率高、性能好等特点。
5、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吐出管路不需要装止回阀,吸入管路不需要安装底阀,因此简化了管路系统,又改善了劳动条件。
6、结构独特、自吸性能好,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
三、产品用途
1、 ZXL直联式自吸泵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环保、建筑、消防、化工,制药、染料、印染、酿造、电力、电镀、造纸、工矿冲洗,设备冷却等。使用介质温度不超过80°C,粘度≤100厘珀、类似于水的液体。
四、工作条件
1、 周围l环境温度≤40°C,海拨高度≤1000m,相对湿度≤95%,介质温度≤80°C,如有特别要求可达200℃。
2、 自吸高度不能超过规定值5-6.5米,吸入管长度≤10米。
五、型号意义
六、结构工作原理
ZXL直联式自吸泵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泵休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泵正常起动后,叶轮将吸入室所存的液体及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一起吸入,并在叶轮内得以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夹带着气体向涡卷室外缘流动,在叶轮的外缘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及高速旋转液环。气液混合体通过扩散管进入气液分离室。此时,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气液中被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泵体吐出口继续上升排出。脱气后的液体回到储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进入叶轮,与叶轮内部从吸入管路中吸入的气体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又流向叶轮外缘……。随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吸尽气体,完成自吸过程,泵便投入正常作业。因为该泵具有这种独特的排气能力,所以此种泵能输送含有气体的液体,无需安装底阀。
七、结构说明
八、性能参数表
九、性能曲线表
十、泵机组的结构、外形、安装尺寸图表
十一、吸入口、排出口法兰尺寸
十二、起动与停车
(一)起动前准备
1、 检査泵底座,泵盖等连接部位的紧阆件有否松?如有松动应同紧。 .
2、 用手盘动电机风叶是否有卡住或异声等现象?
3、开泵上方的加水阀门,加入储液不少于泵体容积的三分之二,关闭阀门。以后开机不需再灌饮水。
4、 打幵吸入管路的阀门,稍开(不要全开)出口控制阀。
5、检査进口管路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必须设法排除。
(二) 起动与运行
1、接上电源试转一下,从电机端看,为顺时针转向。(严禁反转)
2、 开机工作,观察泵运行是否正常?若有异常现象,应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三) 停车
1、首先必须关闭吐出管路上的闸阀。
2、使泵停止转动。
3、在寒冷季节,应将^体内的储液放空,预防冻裂机件。
十三、泵的维护与保养
(―)运行中的维护和保养
1、 进水管路必须高度密封。
2、 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长期运行。
3、 禁止泵在大流量运行时,电机超电流长期运行。
4、 定时检査泵运行中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
5、 泵在运行过程中应有专人看管,以免发生意外。
6、 泵每运行500小时应对轴承进行加油。电机功率大于l1KW配有加油装置,可用高压油**直接注入,以保证轴承润滑优,
7、 泵进行长期运行后,出于机械磨损,使机组噪声及振动增大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零件及轴承,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二)机械密封维护与保养
1、 机械密封润滑应清洁无固体颗粒。
2、 严禁机械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
3、起动前应盘动泵(电机)几圈,以免突然起动造成密封环断裂损坏。
十四、安装说明
1、 安装时管路重量不应加在水泵上,应有各自的支承体,以免使泵变形影响运行性能和寿命。
2、 泵与电机是整体结构,安装时无需找正,所以安装时十分方便。
3、 安装时必须拧紧地脚螺栓,以免起动时振动对泵性能的影响。
4、 安装水泵前应仔细检查泵流道内有无影响水泵运行的硬质物(如石块、铁粒等),以免水泵运行时损坏叶轮和泵体。
5、 为了维修方便和使用安全,在泵的进出口管路上各安装一只调节阀及在泵出口的附近安装一只压力表,以保证在额定扬程和流流量范围内运行,确保泵正常运行,增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6、 吸入管路的安装应注意:
A、吸入口的安装高度尽量不超过5米,在条件许可时,吸入口的安装高度应尽可能地低于液面最低储液面,并尽量缩短吸入管的长度,少装弯头,这样有利于縮短自吸吋间。
B、吸入管路中的阀门、法兰等应严防漏气或滲漏液体,即吸入管路不允许有漏气现象存在。
C、应防止泵体内吸入固体等杂物,为此吸入管路上应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的有效过流面积应为吸入管截面的2-3倍,过滤器应定期检査。
7、 泵在安装时,应使泵及管路的静电接地电阻达到其规定要求。
8、 泵的安装方式分为硬性联接和柔性联接两种。
十五、易损件(机械密封和轴承)
电机功率 | 机械密封规格 | 轴承规格 |
0.75kw、1.1kW | YM109-18 | I80204Z1 |
1.5kW、 2.2kW | YM109-20 | 180205Z1 |
3kW | YM109-25 | 180206Z1 |
4kW | YM109-25 | 180306Z1 |
5.5kW | YM109-25 | 180308Z1 |
7.5kW | YM109-25 | 46308、 180308Z1 |
llkW、 15kW、 18.5kW | YM109-35101 | 46309、 309Z1 |
22kW | YM109-35101 | 46311、 311Z1 |
30kW、 37kW | YM109-45101 | 46312、 312Z1 |
37kW(4极)、45kW、 45kW(4极) | YM 109-45101 | 46313、 313Z1 |
55kW、 55kW(4极) | YM109-55101 | 46314、 314Z1 |
75kW(4极)、90kW(4极) | YM109-55101 | 46317、 317Z1 |
110kW(4极)、132kW(4极) | YM109-65101 | 46319、 319Z1 |
注:电机功申.后未注极数为2极 |
故障现象 | 可能产生的原因 | 排除方法 |
1.泵不出水 | a.泵体内未加储液或储液不足 b.进出口阀门未打开,进出管路阻塞,叶轮流道阻塞 c.电机运行方向不对,电机缺相转速很慢 d.吸入管漏气 e.进口供水不足,吸程过高,或吸入管路长 f.管路阻力过大,泵选型不当 g.缺相 h.抽送介质密度较大或粘度较高 | a.加足 b.检查,去除阻塞物 c.调整电机方向,紧固电机接线 d.拧紧各密封面 e.降低吸程或缩短管路 f.减少管路弯道,重新选泵 g.检查线路进行修复 h.冲稀降低浓度或降低浓度 |
2.泵流量不足 | a.先按1.原因检查 b.管道、泵叶轮流道部分阻塞,水垢沉积 c.电压偏低 d.叶轮磨损 | a.先按1.排除 b.去除阻塞物,重新调整阀门开度 c.稳压 d.更换叶轮 |
3.功率过大 | a.超额度流量使用 b.吸程过高 c.泵轴磨损严重 | a.调节流量关小出口阀门 b.降低吸程 c.更换轴承 |
4.杂音振动 | a.管路支撑不稳 b,液体混有气体 c.产生汽蚀 d.轴承损坏 e.电压不足 | a.稳固管路 b,降低真空度 c.更换轴承 d.调整按5. |
5.电机发热 | a.流量过大,超载运行 b.碰擦 c.电机轴承损坏 d.电压不足 | a.关小出口阀 b.检查排除 c.更换轴承 d.稳压 |
6.泵漏水 | a.机械密封磨损 b.泵体有砂孔或破裂 c.密封面不平整 d.安装螺栓松懈 | a.更换 b.焊补或更换 c.修整 d.紧固 |
网站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